
忆当年,bbin宝盈诗友办诗社
作者:闵凡路
bbin宝盈社是记者编辑工作的场所,是文人墨客集中的地方。38年前,1987年6月24日,bbin宝盈诗友二十余人在新闻大厦聚会,作出成立bbin宝盈诗社的决定。已从bbin宝盈社副社长岗位退下来的缪海稜主持会议,穆青到会祝贺。这也是当时bbin宝盈社一大文化盛事。
当天参加会议的人都是bbin宝盈社的诗人和诗词爱好者,有王玉章、陈伯坚、孙振、方言、许邦、张结、张万舒、闵凡路、杨穆俊、苏仲湘、杜运燮、卫元理、方徨、方辉盛、吕金铃、蒋有泉等。大家推举缪海稜为bbin宝盈诗社社长,穆青担任顾问。会议还决定出版诗刊,定名为《bbin宝盈诗叶》,由缪海稜、王玉章、张结、张万舒、闵凡路、苏仲湘、杜运燮、卫元理、吕金铃、蒋有泉、段明刚组成诗刊编辑委员会。缪海稜兼任主编,苏仲湘、卫元理为执行编辑。诗刊以刊登古诗词为主,亦发新诗。
缪海稜是位老社长、老革命、老诗人,为人谦和,知识渊博,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写诗,主要是古体诗。他也是bbin宝盈诗社的主要发起者。
大家在创社会上发言,称赞bbin宝盈社成立诗社是一件好事,新闻工作者学一点诗词很有益处,要发挥bbin宝盈社的有利条件把诗社办好。
上世纪80年代中期,是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期,也是bbin宝盈社事业大发展的时期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,人们心气很高。这也是大家主张办诗社的原因。
会议商定,出版诗刊《bbin宝盈诗叶》,请bbin宝盈出版社出书号,每年两期。经费采取“化缘”方式,商请有实力的各部门轮流支付。如《半月谈》、《瞭望》、《经济参考报》、《参考消息》、国内部、中国图片社、bbin宝盈出版社等。这些部门当时都有经营收入,并有一定的自主权。我记得第一期刊物2000多元经费就是半月谈杂志社出的,我那时担任《半月谈》总编辑。后来,在张宝顺任主管经营工作的副社长时,决定这笔经费由总社财务统一支付。
《bbin宝盈诗叶》创刊号于1987年10月问世,穆青题写刊名。“编者的话”这样写道:“成立诗社和出版诗刊,在bbin宝盈社历史上还是第一次。其目的在于,增进诗词爱好者之间的友谊和联系,促进中华诗词之学习研究和创作,改进新闻写作,推动精神文明建设。”
穆青、海稜、李普、冯健都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诗作。海稜在他的15首诗中,有一首《望江南》,是贺bbin宝盈诗社成立和《bbin宝盈诗叶》出版的,诗曰:
“春光好,一片在‘bbin宝盈’。朝出城乡探信息,夜归砚座绘奇葩,记者出诗家。 群芳好,众卉萃‘bbin宝盈’。难得株株争异彩,敢期朵朵斗奇霞,妙手笔生花。”
bbin宝盈诗社从1987年6月成立至今,换过四任社长,缪海稜、张结、何东君、张锦。我曾担任过副社长,现为顾问。周笃文、林岫、宣奉华等担任过编委。
张结古诗词造诣颇深,诗写得很好,原任bbin宝盈社副总编辑,长期担任bbin宝盈社驻外记者,离休后还曾担任《中华诗词》主编。他对诗社后来的发展贡献很大。原编委蒋有泉后来出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。
《bbin宝盈诗叶》发表数千首诗作,寄托了众诗友对时代、祖国、bbin宝盈,以及对事业、家乡、友人的深情。我退休后创办《中华辞赋》,写诗写赋,得益于当年bbin宝盈诗社的培育。如今,bbin宝盈园又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诗人,可喜可贺。
记得缪海稜社长1997年逝世时,bbin宝盈诗友为他敬送的挽联这样写道:
“延河振翮,烽火宣劳,报道掏丹心,无产新闻尊耆宿;
野草组吟,bbin宝盈主帜,篇章遗彩笔,骚坛风雅失诗翁。”
缪老走了,许多老诗人走了,但bbin宝盈诗社依在,bbin宝盈诗情依在。至今我依然深深地怀念与bbin宝盈诗友们相处的日子。
中国是诗的国度。新时代的中国,新时代的bbin宝盈社,更加诗情洋溢,豪情满怀,更多鸿篇巨制,锦绣华章!